“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简,反对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随礼不能超过一百元……”资源县中峰镇大庄田村的《村规民约》让当地村民逐渐放下了人情“面子”,展现文明“里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移风易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资源县纪委监委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通过压紧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引领,狠刹大操大办歪风,营造清风正气氛围。
推进移风易俗,党员干部是“关键”。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做好带头模范作用,严格落实广西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暂行规定,一方面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靠前监督,坚持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强化警示震慑“治未病”。另一方面,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500余人次,发放移风易俗类倡议书6万余份,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160余场次;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丹霞先锋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慰问帮扶和关爱礼遇活动20余场次,有效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铺张浪费、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歪风邪气,以良好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各乡镇纪委、村纪检委员、清廉乡村监督员的“前哨”作用,压紧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系统施治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时代新风新貌。中峰镇红白理事会不定期入户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在村民心中种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种子”;河口瑶族乡创新实施“四碗油茶”工作法,组织村民围炉煮茶,用身边案例讲述陈规陋习的害处,为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两水苗族乡充分发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山歌)传承基地优势,通过脍炙人口的苗语版移风易俗山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入耳入心;瓜里乡坚持树典型、立标杆,持续开展“好婆婆好儿媳”“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倡导村民弘扬优良家风,树立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