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纪委同志的协调解决,现在我们不用再担心使用小型风车除杂费时费力的问题了,今年争取再多种些粮食。”日前,灵川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潭下镇大庙村就此前种粮户反映稻谷除杂难问题进行回访时,潭下镇村民唐某某高兴地说。
此前,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下沉监督走访时接到部分种粮户反映,近几年种植的稻谷在机收后都采用烘干塔烘干方式降水,但该村附近几个烘干场因未配套大型除杂设备,稻谷烘干后均需使用小型风车除杂后再装车出售,不仅除杂效果差、人工成本高,而且功效慢,希望本县粮食收购企业在收购现场进行代除杂。
了解到群众需求后,该县纪委监委立即跟进监督,督促县发改局立即到中储粮桂林直属库、桂林市一库借用除杂设备,解决了当年现场除杂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种粮户稻谷除杂难问题,县纪委监委对县发改局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同步制发工作提示函,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县发改局牵头到全县各乡村稻谷收购点一线进行调研,会同本县粮食收购企业进行专题会商,推动县粮食收购企业出资8.2万元购买环保型振动清理筛,在稻谷收购点代除杂,稻谷可从烘干塔烘干除杂后直接散装装车,稻谷除杂难问题得到解决,惠及500余户2000余人。截至目前,累计代除杂1500吨,为粮食生产节省支出4万多元。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统筹职能部门力量,指导好各乡镇办理民生实事。今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件,办理重点民生实事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