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儿是村民自己搭建养殖的地方,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里,导致空气、河流中总是弥漫着一股恶臭,我们都是绕开河边走。自开展两岸乱搭乱建拆除行动以来,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晚上沿河流散步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看着村里整治后的成果,七星区朝阳乡三甲村村民熊伯喜笑颜开。
此前,七星区纪委监委“室组地”联动开展漓江支流综合整治专项监督时,发现朝阳乡三甲村马鞍沟两边搭建了不少养殖棚,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环境、河流的水质。随即,督查组向朝阳乡、区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反馈,要求制定针对性整治措施,尽快完成对该村河流的整改。目前,已拆除私搭乱建棚子32个,拆除面积约880平米。
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就是保护好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该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对七星区段支流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专项监督的工作方案》及工作监督清单,紧盯责任落实、工作推进、工作作风、违纪违法等方面深化运用“室组地”“纪检+河长制”“两个保护”纪检法协作监督优势持续跟进监督,以有力的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扎扎实实做好漓江七星区段支流水质全面提升工作,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目前,已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2次,督促制定《关于开展七星区漓江支流沿岸乱搭建、乱倾倒、乱耕种清理整治行动方案》等4个整治行动方案,推动职能部门绘制了5条支流水系图、排污口分布图,排查了534个排污口及混合口,拆除私搭乱建棚子34个,河道清淤、垃圾清理3000余吨。
今年3月,朝阳乡纪委收到督查组反映合心村委半塘尾村存在大量垃圾堆积的问题。经实地走访核实后,了解到该土地为村集体土地,因长时间闲置和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外来人员堆放了建筑垃圾,合心村委会以不是本村村民堆放为由不愿承担清理的任务。针对该问题乡纪委约谈了该村3名相关人员,并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将相关情况反馈乡政府。在监督推动下,乡环保部门、合心村委及区城管局联合对该地建筑垃圾进行清理。
发现问题不是目的,推动整改落实才是关键。该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发现的问题列出具体整改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整改过程中敷衍了事、推诿扯皮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确保问题及时清零销账。截至目前,约谈相关责任人10余人次,下发工作提示4份,制发监察建议书1份,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完成问题整改30余个。
此外,强化科技赋能,深化运用“室组局”联动机制,积极采取实地督导与无人机智能化设备辅助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重点督导,并运用好高德地图小程序对排污口点位进行实景监督,推动落实好“一口一策”管理,使资源“合”起来,监督“活”起来,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