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评论丨修好清廉家风这门“必修课”

作者:陈谊军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摘要:近年来,桂林市纪委监委紧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执行,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家教家风主题“微党课”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优良家风中汲取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精神养分,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7月2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的有篇文章提到,家风建设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近年来,桂林市纪委监委紧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执行,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家教家风主题“微党课”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优良家风中汲取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精神养分,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作风没有小事,家风莫纵小节。从近年来公布的腐败案件来看,“全家腐”“夫妻档”“父子兵”“兄弟连”式的腐败案件易发多发。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因家风不正而导致道德防线、纪法底线等失守,最终堕入深渊的教训发人深省。这些,也深刻地告诫着我们:必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重视修好家风建设这门“必修课”。

  修好“必修课,从“政风”里知得失。“私德不修,公德难立”,家风连着作风,作风体现党风政风。家风清廉,则家中风气清爽明朗;家风败坏,则是“全家不圆”的征兆。一些落马干部忏悔时,每提到家庭,总有对不起父母、配偶和孩子等言语,言及深处,即伤心痛哭。与其失时悔之,莫若引以为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把握家风与党风政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小家”之廉与“全家”幸福的利害关系,在发挥示范、管好家人、带动政风方面严之又严,绝不让“权力”被“亲情”捆绑,更不能为“亲情”而破纪违法。“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因家风坏政风,政风之得,在于“正”,共产党人就要有永葆“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原则立场和高尚品格。

  修好“必修课”,从“正身”中悟道理。在家风建设的实践上来看,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的好做法。桂林市开展系列家教家风主题“微党课”活动,有的地方开展领导干部及配偶到监狱“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有的地方开展“亲子家风”“清廉家书”活动等。这些活动的本质,都是结合清廉家庭建设,为了更好地促使党员领导干部从“正身”中悟道理,以涵养好家风守住权力的边界,推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制度要求落到实处。修好清廉家风这门“必修课”,就要重在日常、抓在经常,坚持在“常”和“长”上下功夫,确保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清廉之风涵育后代,惠及未来。

  修好“必修课”,从“祸患”处受警醒。“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不正,祸患无穷;家教严正,行稳致远。有言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给儿女多留一套房,这是短视。给儿女写下一条家规,这是远见。从案例中看,家风败坏往往是许多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比如,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微微对家人失管失教,“全家腐”问题突出,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委员、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钟志生对家人失管失教,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赵金云大搞家庭式腐败等。部分典型案例中曝光的子女经商办企业、配偶插手工程项目等行为,是家风不正招致祸患的“活教材”。这些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常绷重家风、防腐蚀、拒“围猎”之弦,坚持把良好家风作为自身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作为全家抵御诱惑的“防火墙”,决不能让奢靡之风在家庭中放纵、蔓延,必须要有居安思危、居家思廉的行动自觉,持续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常敲警醒钟,凝聚“家”力量。传承弘扬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从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做起,让我们认真修好清廉家风这门“必修课”,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用权,带头当好清廉家风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以清廉家风助推党风政风之正,以党风政风之正助力全社会风清气正。(贵港市纪委监委)

家风故事丨红辣椒里的清白家风
全州 联动发力保障农村供水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