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2023勤廉榜样|“如果再次留任,我将继续用心用行动为百姓办实事”——记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办公室部室员工、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

来源:桂林市纪委监委
摘要:村民一声声喊道的“老莫哥”,是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

莫日发(左)在茶园与村民了解生产情况

  “老莫哥,别走了,村里好多事情还得靠你呀!”“是呀,老莫哥,留下吧!”

  村民一声声喊道的“老莫哥”,是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八年来,莫日发先后荣获广西优秀“第一书记”、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桂林市开拓进取型“第一书记”等称号。他踏实做事、勇于担当,连任三届“第一书记”的莫日发,如今又被村民第三次挽留。

  主动请缨,把帮扶百姓脱贫当作个人责任

  2015年,全国各地开始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获知消息,作为军转干部,已是桂林银行安全保卫部经理的莫日发,主动请缨。那年,他已经49岁。单位考虑他年纪偏大,东山瑶族乡条件艰苦,起初并不同意他的申请,但在莫日发多次申请与努力下,最终在10月如愿成为了桂林首批“第一书记”中的一员。

  “当时还下着细雨,地上的泥土很厚很滑,车还没到村口就被困住了,村民帮忙我才出来。”在前往白竹村前,莫日发虽已做好思想准备,但村里的贫穷,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驻村报到第一天,面包车被泥巴路困住,到了宿舍想去洗个手,拧开水龙头却只出来几滴水,房间的电灯也一闪一闪的,夜里还需点蜡烛。

  就是这一晚,白竹村的状况让他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担子,也坚定了决心。就这样,他连续一个礼拜,夜以继日走完了东山乡的13个村,对全村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这里公共设施不完善,道路泥泞坑洼,没有路灯,村里河道上常年漂浮垃圾,饮用水源不卫生,11个自然村缺水,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要想富,先修路,面对严峻的现实,莫日发决定从修路开始,可是当时就有非议“村子那么穷,我们哪里有钱做这些,你真是异想天开哦,我们凭啥相信你啊?”

  在村民的不解中,莫日发开着面包车,风里来雨里去找上级有关部门解决,在电梯口等过、在会议室外等过,跟村支书一起啃过冷馒头。可资金还是有缺口,他就回后盾单位桂林银行作专题汇报,争取专项支持。凭着这股韧劲,他终于为村民争取到资助资金,带领村民们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电、改水、改路攻坚战。

  驻村八年,他共争取了1000多万元资金,将全村所有道路,包括产业路、村内巷道全部进行了翻修、新建。共修建通村道路6条,完成村巷道硬化22公里,自来水接通721户,解决了8个村吃水难问题,安装路灯460盏……村里人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景成为了历史。

  以灵芝为突破口,鼓励群众发展产业

  白竹村山地居多且贫瘠,村民只能种植玉米和少量的红薯,村里产业非常薄弱,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有限,如何让大家富起来,成了困扰莫日发的最大难题。

  “我不信我们没有出路!”为发展村里产业,莫日发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13个村屯,与村民们一起想办法、找路子。莫日发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多次和村党委班子开会研究,集思广益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计划》。

  白竹村北面深山中的水库移民村梨子坪有一片海拔700米以上的茂密杉树林,是得天独厚的灵芝种植场地,莫日发便想发动村民们进行灵芝种植。可是,白竹村没有种植灵芝的经验,而且启动资金投入较多,村民们没有信心,大多持观望态度。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莫日发决定自掏腰包,资助鼓励该村党员盘有文“试水”种植灵芝。

  “我个人借给你启动资金一万五,赚钱是你的亏了算我的!”在莫日发的鼓励下,盘有文“试水”灵芝大获成功,一斤灵芝回收价就达到500元,八亩灵芝净赚11万元。在其带动下,整村灵芝种植规模高峰时期达到了250亩,大幅度增加了村民收入。

  为了引导村民发展产业,莫日发还注重发挥党员特别是“两委”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村副支书杨土林成立了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小林山金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本屯75户村民种植500亩金槐;引导村委唐祖荣成立了全州县瑶人哥们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石枧冲屯45户村民种植豆角360亩……

  伴随产业的发展,村民在种植养殖中时常遇到问题,为此,莫日发多次到桂林市林业局、桂林市林科所、全州县科技局、全州县畜牧局等单位邀请专家到村里举办养殖培训班。同时积极争取后盾单位的支持,运用行内的优质商户资源,探索“银行+商户+合作社+农户”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引进食品企业,带领村民种植长豇豆;成立梨园、茶园和蔬菜种植合作社3个产业车间,通过家门口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经过坚持不懈的产业发展,白竹村村民人年均收入由八年前的3500元,增长到如今的1.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七位数。

  情系村民冷暖,获群众次次挽留

  驻村期间,莫日发还了解到,白竹村的老师和学生平时都是自带午餐,有的学生家贫,午餐非常简陋,导致营养不良,而且因学校没有食物加热设备,大家都是吃冷饭冷菜。看到这儿,他的心又揪起来了。

  为了改善伙食,莫日发想到动员桂林银行的同事一起为老师和孩子们捐款。他赶回行里向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在他的努力下,后盾单位捐款超60万元建起了慈善食堂,每天为全校36名师生提供爱心午餐。听着孩子们开心地说“谢谢莫爷爷”,莫日发的眼圈红了……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村里的情况,莫日发自费制作了“第一书记便民联系卡”和“入户情况调查表”,挨家挨户走访调查。

  在白竹村委湾山脚村家访时,莫日发了解到村民唐花保的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孩子也是智力残疾,一家人搭建窝棚住在山上,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立即向后盾单位领导反映,很快帮他们建了一栋二层楼房,将装修、家电、床上用品等全部置办妥当,让唐花保一家“拎包入住”。

  白竹村委黄泥石村五保户盘光贵与9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常年住在破旧的土坯房中,漏风又漏雨。莫日发想方设法,也帮他家建起了新房。

  白竹村的村民们每每谈起莫日发,都赞不绝口。“谁家有事,都会去找莫书记”“老莫哥好客气,每次来我家都要给饭钱,我们推辞不要,他都要硬塞给我们”。

  八年驻村,莫日发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19年4月和2021年4月,莫日发作为“第一书记”,两次任期届满,可村民们舍不得他,74位村民代表两次联名并按下手印,写下情深意切的“请愿书”,请求有关部门让他留任。后经桂林市和全州县组织部门特批,村民们如愿留住了莫日发。

  驻村八年,驾驶的面包车行驶里程数超过1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四圈。为了帮助村里发展,他周末和节日也经常不回家,期间家里四位老人生病并相继去世,他也无暇尽孝病床前。特别是2018年10月,父亲去世,莫日发未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成了心底最大的痛。

  莫日发的无私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2023年4月,新一届驻村任期即将结束,莫日发又面临走与留的抉择。全村70余位村民又在今年3月开始了第三次联合签名,希望他留任。面对走留,他说,“我服从组织安排。如果再次留下,我将继续用心用行动,踏实为百姓办实事。”

  面对利益诱惑,坚守内心的“一把尺”

  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莫日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准则。

  为充分融入村民中,莫日发几乎每晚都要走家串户,哪家有矛盾纷争,他就去协调解决,每每有村民以礼相报时,都被他拒绝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哪家有红白喜事,他便自己掏钱给予小礼品。

  村民奉金秀的丈夫早逝,家里只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儿子奉贤文,生活十分困难。由于其儿子因精神疾病无法拍摄正式证件照片,导致奉金秀一直没能为其办理残疾证和二代身份证,申请特困户的事情搁置了下来。莫日发了解这一情况后,特地去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在2020年8月帮助奉金秀落实了特困户的待遇。事后,奉金秀为表示感谢,在中秋节前夕拎着两只鸡和一袋自家种的花生到莫日发住处。也被莫日发婉言拒绝,“你要是真心感谢我,就多养鸡、多种些花生多增加点收入吧!”

  八年间,为了白竹村的发展,动工的项目较多,便有老板为了获得项目,多次找到莫日发,以给予好处为诱惑,请他“通融”一下建设项目的事,但都被他拒绝了。

  一次,莫日发在村里走访时,一位工程负责人跟了上来,说有工程项目上的问题要请教,并热情地将他拉到一处僻静的地方,从怀里掏出一个鼓胀的牛皮纸档案袋递送上来,并说道:“关于村里道路的硬化项目,请莫书记对我们多点关照,一点心意请收下”,莫日发直接婉拒:“所有的项目,都是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实行集体研究,公开招投标。你们想要这个项目的实施权,必须通过正规程序,找我是没有用的。”

  为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莫日发还提议由村委干部和村民组成监督委员会,并邀请乡纪委工作人员监督招标。“这些都是与村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项目,我要是动歪心思,对不起老乡,也对不起组织的信任。”莫日发说。

  回顾八年的驻村工作,莫日发说:“一路走来,有努力、有付出、有希望、有喜悦,同时也有困难、有挫折、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收获与回报。最难忘的是乡亲们充满期望和信任的眼神,最有成就感的是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开心的是每次回到村里,看到老乡发自内心的微笑。”

灵川: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 推动监督治理深度融合
桂林:聚焦“三资”精准监督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